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扬州扬剧网,扬州扬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阳戏,原名未央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扬州、镇江,安徽省部分地区,南京、上海等地。它是以扬州民间歌舞剧古画戏和苏北民间比赛中巫师扮演的香火戏为蓝本,吸收扬州清曲和当地民歌而最终成型的。1911年,苏北香火戏从扬州进入上海,改名为“未央大班”。1920年,扬州花鼓戏进入上海,改名为“扬州文戏”。20世纪30年代初,这两个剧种合并形成了未央戏,后来简称为阳戏。
2、 扬剧音乐属于曲牌风格,主要由古画戏曲音乐、香火戏曲音乐、扬州清曲和孝昌组成。花腔音乐有大麦、磨豆腐、深情、深情等曲调,风格健康、质朴、活泼。香戏的音乐,包括上句、跨句、快板、船调、渔调等曲调,洪亮粗犷,乡土气息浓厚;扬州清曲和扬州宋啸包括《满江红》、《蝶恋花》、《杜鹃调》、《梳妆台》、《插花》等曲调,高雅、细腻、优美。扬剧的伴奏与武昌不同,武昌有诸胡、琵琶、三弦、扬琴、笛子、唢呐等乐器,而武昌有、锣、锣、钹、塘沽等打击乐器。阳戏的伴奏轻快优美,规范灵活,色彩鲜明,个性独特,这在一般戏曲中是不多见的。
3、 杨的足色贸易虽可分为寿、丹、净、丑,但区别并不严格。演员的戏路很广,唱歌只有男女声。各行各业的表演多借鉴昆曲、京剧,但始终保持着古画戏曲淳朴活泼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阳戏历来十分重视丑剧和旦剧的表演,传统剧目较多,从而形成了阳戏独特的喜剧风格。阳戏传统剧目400余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玉蜻蜓》、《珍珠塔》、《审土地》、《绣符缘》、《王昭君》、《闹灯记》、《三戏白牡丹》、《命妇宴》、《樵夫与画女》、《鸿雁传书》、《百岁挂帅》。
4、 阳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思想内涵丰富,能够传达特定地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风尚,具有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研究价值,是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近十年来,由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扬剧观众减少,戏班生存艰难。全剧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抢救保护措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