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信远斋18代传人,信远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信远斋食品厂,原名信远斋蜜饯店,创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其原址为东琉璃厂,创始人姓肖(刘)。溥仪的老师、清朝光绪年间的院士朱一凡非常欣赏信远斋蜜饯和酸梅汤。他曾经写了一个名为“信远斋蜜果店”的牌匾,挂在门楣上。
2、 本店两家铺子卖货,后院作坊加工,自产自销,以当季精致食品为主。比如夏天,酸梅汤这种清凉饮料,是从农历的芒果籽里卖出来消暑的;秋季加工各种蜜饯,包括海棠、红果、杏干等。并在春节后第一次霜冻时出售;冬天自制糖葫芦,糖块,肉豆蔻棒。此外,常年食品还有酸梅糕、酸梅汤、芝麻酥糖、豆粉酥糖、秋梨膏等。因为真材实料精心制作,产品货真价实,所以产品的口碑经久不衰。特别是风味独特的酸梅汤、酸梅汤、酸梅糕,在文人雅士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梅兰芳、尚小云、马等经常亲临。曾多次获奖,如1910年南洋劝业会农工商部颁发的银质奖章,1915年京都出口协会颁发的一等奖,1931年当时的农工商部察哈尔及河北国货展览会,1934年全国铁路土产商品展览会颁发的优质证书,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颁发的优等证书。
3、 信远斋酸梅汤是中国传统的医疗保健食品。它是按照清朝皇宫的方法加工的,独树一帜,广受欢迎。每年夏天,店家都会用特制的木制冰箱冷藏酸梅汤,在店内出售。室内挂名人字画,配桌椅。许多文人墨客在文化街上闲逛,喜欢购买古玩、字画,也愿意来到信远斋雅致的店铺,喝上一碗酸酸甜甜、沁人心脾的酸梅汤,既消暑退烧,又不失时机地打个盹儿。外国学者和海外华人常托人购买或邮寄酸梅糕,以此为乐。
4、 信远斋酸梅汤一般储存在一个大肚青花瓷坛里,坛周围是天然冰。瓷坛和天然冰用木箱包装,木箱上钉一层铁皮,涂一层大漆。
5、 这家店对食品生产的原料要求非常严格。比如酸梅汤、酸梅饼,选用浙江、福建、广东产的优质黑李,尤其是浙江吉安产的圆形黑李,核小肉厚。选用杭州张长风或张凤玉生产的黄金冰糖和桂花作为辅料。海棠脯用“八棱”白海棠,白糖用“顶层”软白糖。在生产中,坚持配方下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酸梅汤的配料要根据温度灵活控制。热天应该是酸的,冷天应该是甜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固定温度和时间浸泡,过滤,加热,并适当加入桂花、冰糖和其他辅料。梅子汤应色泽金黄,清香爽口,饮后挂于碗中(碗上附有一层汤)。酸梅汤制成后,经浓缩加工成酸梅卤水,符合色泽黑、红、透明,花香浓郁,酸甜可口的要求。糖葫芦的配方很独特。挑选最好的红果去核,串成串,但果间要留一定的空隙,让每个红果都均匀沾上冰糖。有的还在水果上切一个洞,放上自制的细豆瓣酱、核桃、红薯糊,外面再抹一层薄薄的黑豆酱。不同形状的白瓜仁放在豆瓣酱上,然后蘸上冰糖汁。外观是红白黑,食物是
6、 1948年,由于市场萧条,信远斋一号停业了。1956年后,在1总理的关怀下,北京市政府积极支持,新建了工厂,销售部仍在原址。请回到原来的技术工人,恢复老信远斋店的生产经营。不久,因生产重组,并入东城区小食品厂,更名为益都食品厂。后来在朝阳区钟芳街5号扩建厂房,保留了酸梅饼和酸梅汤的生产。1984年恢复“信远斋”旧名。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我们吸取了许多家庭的长处。除了传统产品,我们还生产了100多种糖果点心。其中传统名吃桂花酸梅糕、芝麻酥糖、豆粉酥糖连续获得北京市和原商务部优质产品奖。(还没有图片,请提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