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双核cpu哪个好(电脑CPU双核到底好在哪里)

2022-06-19 13:38:09龚新新
导读 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笔记本双核cpu哪个好,电脑CPU双核到底好在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买

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笔记本双核cpu哪个好,电脑CPU双核到底好在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买双核电脑,首先要了解双核。

2、 请分别看看Intel和AMD的双核。我们的重点是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知道哪个更好,哪个性价比更高。

3、 8.需要注意的是,intel和AMD的缓存使用是不同的,不能直接比较。转帖中关于缓存的说法是错误的。

4、 AMD L1高速缓存无法与L2高速缓存和英特尔L1高速缓存相比。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了。英特尔的L1缓存是数据代码指令内存缓存,而AMD的L1缓存是真正的数据读写缓存。Interl1缓存(电脑自动关机)存储数据在L2缓存(电脑自动关机)的地址,l1缓存不存储实际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NTEL CPU的L1缓存比较小。

5、 相反,实际数据存储在AMD L1缓存中(计算机会自动关闭)。当L1缓存满时,数据存储在L2缓存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AMD CPU的L1缓存比较大,是128K。

6、 由于L1高速缓存的延迟低于L2高速缓存,AMD CPU在高速缓存方面比英特尔CPU更高效。

7、 说到L2缓存的大小,我们强调的是英特尔CPU的L2缓存非常大,但L2缓存在一般使用中其实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浪费消费者的钱。

8、 CPU处理数据的概率

9、 使用CPU 0-128K缓存的概率是80%

10、 使用CPU 128-256K缓存的概率是10%

11、 使用CPU 256-512K缓存的概率是5%

12、 使用CPU 512-1M缓存的概率为3%

13、 CPU使用更大缓存的概率是2%

14、 所以说缓存太大也不是很有用。

15、 AMD的内存控制架构与Intel不同。仅有的几个数据根本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其实AMD的架构不存在瓶颈。Intel的共享FSB架构需要和其他硬件设备竞争带宽,延迟也大。大L2的目的是减少FSB瓶颈的影响。

16、 双核处理器可以说是CPU领域最大的亮点。毕竟X86处理器发展到今天,通过增加分支预测单元、缓存容量、提高频率来提升性能的传统方式似乎已经变得困难。所以在单核处理器似乎走到尽头的时候,Intel和AMD都推出了自己的双核处理器解决方案:奔腾D和速龙64 X2!

17、 所谓双核处理器,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电脑没有声音),通过并行总线将处理器核连接起来。其实双核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的类型。

18、 一、处理器协作机制

19、 AMD速龙64 X2

20、 Athlon 64 X2实际上是由Athlon 64演变而来的。拥有两个(静音电脑)Athlon 64核心,采用独立缓存的设计。两个(静默计算机)内核同时拥有各自独立的缓存资源,Athlon 64 X2的两个(静默计算机)内核之间的协作通过“系统请求接口”(简称SRI)更加紧密。SRI单元有一条高速总线连接到两个L2缓存(计算机没有声音)。如果需要同步两个内核(电脑没有声音)的缓存数据,只能通过SRI单元来完成。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CPU资源开销,还可以在不占用内存总线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内存总线资源。

21、 奔腾D

22、 和Athlon 64 X2一样,奔腾D的两个核心(电脑没有声音)的L2缓存是相互隔离的,但是没有专门设计的接口进行合作,只是简单的组合在前端总线中。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消耗了大量的CPU周期。即一个核的缓存数据发生变化后,数据必须通过前端总线发送到北桥芯片,再由北桥芯片发送到内存,而另一个核通过北桥读取数据。也就是说奔腾D不能像速龙64 X2一样同步CPU内部的数据,而是需要访问内存才能同步,比速龙64 X2要多花一些时间。

23、 二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比较

24、 L2缓存对CPU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同一公司产品线的高端和低端产品中都可以明显体现出来。作为数据缓冲区,L2缓存的大小意义重大。缓存越大,它能容纳的数据就越多。这就大大减少了因为总线和内存的速度跟不上CPU的处理速度而造成的CPU资源浪费。在

25、 事实证明,更大的缓存意味着一次可以交换更多的可用数据,也可以大大减少缓存错误的发生,加快数据访问速度,使整体性能更高。

26、 目前AMD的CPU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在L2缓存的设计上还是比较小的,高端的最高只有2M,很多低端的产品也只有512K,对于数据处理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相反,英特尔更注重这方面。比如奔腾D内核集成了2M L2缓存,在数据处理上有很大优势。在高端产品中,它甚至集成了4M的L2缓存,可以说是AMD的N倍。从一些实际测试中获得的数据也表明,L2高速缓存

27、  三、内存架构对比

28、  由Athlon 64开始,AMD便开始采用将内存控制器集成于CPU内核当中的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缩短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周期,以前都是采用内存控制器集成于北桥芯片组的设计,改成集成于CPU核心当中,这样一来CPU无需通过北桥,直接可以对内存进行访问操作,在有效的提高了处理效率的同时,还减轻了北桥芯片的设计难度,使主板厂商节约了成本。不过这种设计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一个是兼容性问题,由于内存控制器集成于核心之内,不像内置于北桥芯片内部,兼容性较差,这就给用户在选购内存的时候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9、  除了内存兼容性较差之外,由于采用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的缘故,对于内存种类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制约。就现在的内存市场上来看,很明显已经像DDR2代过渡,而到目前为止Athlon 64所集成的还只是DDR内存控制器,换句话说,现有的Athlon 64不支持DDR2,这不仅对性能起到了制约,对用户选择上了造成了局限性。而Intel的CPU却并不会有这样子的麻烦,只需要北桥集成了相应的内存控制器,就可以轻松的选择使用哪种内存,灵活性增强了不少。

30、  还有一个问题,如若用户采用集成显卡时,AMD的这种设计会影响到集成显卡性能的发挥。目前集成显卡主要是通过动态分配内存做为显存,当采用AMD平台时,集成在北桥芯片当中的显卡核心需要通过CPU才能够对内存操作,相比直接对内存进行操作,延迟要长许多。

31、  四、平台带宽对比

32、  随着主流的双核处理器的到来,以及945、955系列主板的支持,Intel的前端总线将提升到1066Mhz,配合上最新的DDR2 667内存,将I/O带宽进一步提升到8.5GB/S,内存带宽也达到了10.66GB/S,相比AMD目前的8.0GB/S(I/O带宽)、6.4GB/S(内存带宽)来说,Intel的要远远高出,在总体性能上要突出一些。

33、  五、功耗对比

34、  在功耗方面,Intel依然比较AMD的要稍为高一些,不过,近期的已经有所好转了。Intel自推出了Prescott核心,由于采用0.09微米制程、集成了更多的L2缓存,晶体管更加的细薄,从而导致漏电现象的出现,也就增加了漏电功耗,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带来了功耗及热量的上升。为了改进Prescott核心处理器的功耗和发热量的问题,Intel便将以前应用于移动处理器上的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移植到目前的主流Prescott核心CPU上,以保证有效的控制降低功耗及发热量。

35、  而AMD方面则加入了Cool‘n’Quiet技术,以降低CPU自身的功耗,其工作原理与Intel的SpeedStep动态调节技术相似,都是通过调节倍频等等来实现降低功耗的效果。

36、  实际上,Intel的CPU功率之所以目前会高于AMD,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内部集成的晶体管远远要比AMD的CPU多得多,再加上工作频率上也要比AMD的CPU高出不少,这才会变得功率较大。不过在即将来临的Intel新一代CPU架构Conroe,这个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实Conroe是由目前的Pentium M架构变化而来的,它延续了Pentium M的绝大多数优点,如功耗更加低,在主频较低的情况下已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等等这些。可以看出,未来Intel将把移动平台上的Conroe移植到桌面平台上来,取得统一。

37、  六、流水线对比

38、  自踏入P4时代以来,Intel的CPU内部的流水线级要比AMD的高出一些。以前的Northwood和Willamette核心的流水线为20级,相对于当时的PIII或者Athlon XP的10级左右的流水线来说,增长了几乎一倍。而目前市场上采用Proscott核心CPU流水线为31级。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要加长流水线呢其实流水线的长短对于主频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流水线越长,频率提升潜力越大,若一旦分支预测失败或者缓存不中的话,所耽误的延迟时间越长,为此在Netburst架构中,Intel将8级指令获取/解码的流水线分离出来,而Proscott核心有两(电脑没声音)个这样的8级流水线,因此严格说起来,Northwood和Willamette核心有28级流水线,而Proscott有39级流水线,是现在Athlon 64(K8)架构流水线的两(电脑没声音)倍。

39、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较长流水线不足之处,不过,是否有了解过较长流水线的优势呢在NetBurst流水线内部功能中,每时钟周期能够处理三个操作数。这和K7/K8是相同的。理论上,NetBurst架构每时钟执行3指令乘以时钟速度,便是最后的性能,由此可见频率至上论有其理论基础。以此为准来计算性能的话,则K8也非NetBurst对手。不过影响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分支预测失败、缓存不中、指令相关性三个方面。

40、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个CPU都会遇到,只是各种解决方法及效果存在着差异而已。而NetBurst天生的长流水线既是它的最大优势,也是它的最大劣势。如果一旦发生分支预测失败或者缓存不中的情况,Prescott核心就会有39个周期的延迟。这要比其他的架构延迟时间多得多。不过由于其工作主频较高,加上较大容量的二级高速缓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NetBurst架构的不足之处。

41、  不过流水线的问题在Intel的新一代CPU架构Conroe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样子以来,大容量的高速缓存,以及较低的流水线,配合双核心设计,使得未来的Intel CPU性能更加优异。

42、  AMD认为,自己的双核Opteron和Athlon-64 X2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处理器准则,并隐晦地表示Intel双核处理器只是“双芯”,暗示其为“伪双核”,声称自己的才是“真双核”,真假双核在外界引起了争议,也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不便。

43、  AMD认为,它的双核之所以是“真双核”,就在于它并不只是简单地将两(电脑没声音)个处理器核心集成在一个硅晶片(或称DIE)上,与单核相比,它增添了“系统请求接口”(System Request Interface,SRI)和“交叉开关”(Crossbar Switch)。它们的作用据AMD方面介绍应是对两(电脑没声音)个核心的任务进行仲裁、及实现核与核之间的通信。它们与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总线配合,可让每个核心都有独享的I/O带宽、避免资源争抢,实现更小的内存延迟,并提供了更大的扩展空间,让双核能轻易扩展成为多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