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和iOS有什么区别?

2022-04-01 13:09:06
导读 大家好,我是本期栏目编辑小友,现在为大家讲解MacOS和iOS有什么区别?问题。 macOS 11 Big Sur正式版更新已经一周多了。基本上,想

大家好,我是本期栏目编辑小友,现在为大家讲解MacOS和iOS有什么区别?问题。

macOS 11 Big Sur正式版更新已经一周多了。基本上,想要采用早期采用者的用户已经升级了,那些仍然保守或者不愿意升级的用户恐怕已经下定决心继续守护卡特琳娜甚至莫哈韦。

有些用户一开始不想升级Catalina,可能是因为bug太多。现在他们不想升级大苏尔,但是不习惯大苏尔由内而外的大设计变化。

但是对于这个设计上的改变,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思考的。

新并不意味着好。

升级到Big Sur后,苹果重新装修了自己所有的系统应用,不仅简单更换了图标,还重新调整了内部视觉风格,更好地满足了Big Sur的整体设计语言。

然而,调整视觉风格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最好的结果是美观性和实用性都得到提升,但有时候,调整视觉风格也会带来实用性的下降。

这里是最直观的案例。Mac上Keynote的重要性相当于Windows的PPT。你应该知道,写PPT的上班族没完没了。只要其中一小部分人使用Keynote,这种变化就会影响很多人。

在macOS的最后一个版本Catalina中,Keynote的工具栏是下图所示的视觉样式。升级到大苏尔后,有了明显的变化。推特用户@Carlos Gong可以总结如下:

1.统一的按钮样式,减少了视觉识别。

2.可点击区域的横向宽度减少了大约40%

3.丢失了清除按钮边框

作为Keynote的重度用户,他评论了这一变化:今天,他立刻感受到了产出效率的下降。

对于大苏尔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案例,更像是未完成的工作带来的副作用。

还有Keynote,在Twitter右侧的格式工具栏中聚集了四个不同的控制按钮,但其实在Catalina上的布局也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更加统一和谐,而Big Sur只改变了一部分,显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

总的来说,大苏尔大部分地方都采用了比较统一的视觉风格,但有些地方保留了卡特琳娜之前的老元素设计。统一的新设计降低了整体的视觉辨识度,而没有完全改变的地方则让人感觉杂乱。

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不习惯Safari将新标签页的按钮移动到上方工具栏,而不是直接在标签页的最右侧。

不过根据微博的调查,大部分人对大苏尔的变化还是持积极态度的。除了图考计算器等一些小组件,最重要的是不喜欢新图标样式,升级后新旧应用图标不一致。

幸运的是,Mac上的应用程序更新相当勤奋,许多应用程序已经适应了新的风格。如果没有适配,可以参考本《如何快速更换苹果 macOS 应用图标?》手册,用新样式图标替换应用。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习惯这种全新的设计,甚至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MacOS可以从iOS学到很多东西。

要调查的话,甚至可以拿iOS出气,因为正是iOS和macOS的融合趋势,才让Big Sur有了这样的变化。显然,iOS还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而Big Sur显然更受iOS的影响。

也有很多人抱怨大Sur图标的变化,他们的风格变得更符合iOS,但与完全扁平化的iOS相比,大Sur图标保留了更多的质感。

质量

感来源于光与影塑造的“深度”,但是没有保留真实物体的纹理,这使得 Big Sur 的图标看上去和 iOS 极为相似,但细看之下又有着一个维度之大的不同。对比 Big Sur 与 iOS 14 的“信息”“Facetime 通话”“App Store”“设置”等应用就能看出明显差别。

尽管这不能称之为“拟物化回归”,但确实观感上并不差,但可惜的是 Big Sur 的系统应用中并非所有的图标都完美应用了这一设计,像“提醒”“播客”“日历”等设计就与原来看起来没什么不同。

但相比系统内部设计真正改变的部分,图标变化是否增加了那么一点质感,可以说一点都不重要。

在今年 iPad Pro 2020 发布的时候,我们曾经看过 iPadOS 为了配合妙控键盘以及进一步适应光标操作做出的一些改变。

比如对鼠标更好的支持,比如在使用应用的某些功能时,光标会吸附到功能图标上,同时功能图标会有浮动的效果。别看这个吸附只是个小功能,适应了之后却能够提高你点击的命中率。

但是在 Big Sur 之上,我们看到的是苹果对于细节优化的缺失,比起 iPadOS 上从触控走向对键鼠优化,Big Sur 出现了大量看起来为触控设计的元素。

控制中心也是 Big Sur 从 iOS 上“偷来”的设计,它让原先凌乱分布在状态栏上的功能得以统一收纳,但大量的大面积块状设计看起来让我用手指去控制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最明显的体现是滑块的设计。在 Catalina 等旧版本上,音量条滑块等设计采用的是一条细线作为横轴,弱化了视觉表现。

但是在 Big Sur 上,音量条被加粗了很多,从视觉隐喻上说,它比旧设计要更适合手指的触控表现,甚至让人感觉不仅可以拖动,还能随意的点触控制。

不过,iOS 14 上如果你从设置中点进去铃声和亮度的话,反而会发现它们采用的是 Catalina 的细线条设计,而并非类似 Big Sur 上或者控制中心里的加粗设计,这是 iOS 自相矛盾的一点。

关于触控的问题,似乎成了苹果应该解决,或者说让人觉得苹果会重新思考的问题,但可能苹果永远不会给你想象中的答案。

未来触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iPhone 能触摸,iPad 能触摸,Mac 不能触摸;iOS 能触摸,iPadOS 能触摸,macOS 不能触摸,但是 M1 版 Mac 能跑 iOS 应用。

在 Big Sur 大量带有触控隐喻的设计,以及能够确实原生运行 iOS 应用之后,离触摸操控就差一个触摸屏了。

当然,即便如此,Mac 设备是否会支持触摸屏依然是一个犹未可知的选择。不过在硬件的内在架构与软件的外在视觉都被颠覆之后,要是苹果想彻底改变一下用户的使用习惯,似乎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对于 macOS 的未来而言,它一定会褪去越来越多旧时代的印记。当以触控而生的应用爆发性增长时,当苹果大部分的开发者是从 iOS 开始的时候,很难想象 macOS 还能够继续完全以不可触控的桌面系统形态生存下去。

如果 iPadOS 像这样一直进化,如果未来 macOS 的用户逐渐习惯了 iOS 风格的设计与应用,那 macOS 会不会最终被 iPad OS 直接取代,这也是一个问题。

从哪方面来看,Big Sur 可能都是 macOS 史上无法忽略的一个节点。而看着 Arm 在 Mac 上的生态如何平地起高楼,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责任编辑:tzh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