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恋歌(芦笙)

2022-06-23 04:56:49索中颖
导读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芦笙恋歌,芦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芦笙舞,又名“踏芦笙"”、“踏歌厅”,因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芦笙恋歌,芦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芦笙舞,又名“踏芦笙"”、“踏歌厅”,因芦笙伴奏而得名,自吹自擂。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等民族地区,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最流行、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从出土的西汉芦笙乐舞铜像可以看出,芦笙舞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芦笙舞大多在喜庆的场合表演,如元旦和庆典,有三种类型的舞蹈:自娱、竞赛和礼仪。

2、 金鸡舞起源于贵州丹寨县排调镇,流传于苗族“甘坳”支系,如排调、盖、当造、洋县、阳高、宜都及雅会乡的雅会、松龙等苗寨。传说这个苗族的祖先生活在东方的大平原上,后迁居到一个叫扎敖堆社的滩地,因洪水而溯流而上到丹寨县。苗族先民在丹寨县定居后,以农耕狩猎充饥。因为锦鸡帮助他们得到了谷子种子,帮助他们度过了饥荒,所以锦鸡成了他们的幸运星。于是,他们模仿金雉打扮自己,模仿金雉求偶的步态跳芦笙舞。

3、 金鸡舞是苗族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祖先崇拜的主要舞蹈形式。在民间婚礼、迎宾礼仪、青年男女“跳月”的过程中,经常会表演金鸡舞。金鸡舞是由芦笙在表演时伴奏的,所有的女子都身材高挑,头上戴着金鸡银饰,穿着绣花超短百褶裙,全套银领手镯,脚上穿着尖头绣花鞋。他们穿得像漂亮的金色野鸡。男子以芦笙为领舞,然后女子跳舞,排成一条直线,逆时针围成一圈跳舞。随着芦笙曲调时快时慢的节拍,女子头上的锦鸡银饰整装待发,银角冠一点一点晃动,腿上的花带飘飘,百褶裙脚的白羽毛银波飞舞。舞者在舞蹈中轻盈地行走,就像金雉在尽情觅食。舞蹈动作从三步、四步、七步不等,以四步为主,六步转身,腰膝自然抖动为舞蹈的基本特征。每走一步,舞者的膝盖自然地同时向前振动,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双手自然的放开两边,悠闲的摇摆。很长一段时间,芦笙双手在中间吹着圈跳着,女人们在圈里跳着舞。民间的锦鸡舞具有丰富的芦笙曲调,有一百多首乐曲,演奏起来轻快、流畅、优美。

4、 金鸡舞表现了苗族人温柔恬静的性格,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突出了苗族人古老而华丽的审美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朵灿烂的山花。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