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太原月饼包装设计风格,太原月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国”月饼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具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到了光绪年间,郭月饼便在陕西各地家喻户晓,并融入了传统的中秋节习俗,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节日礼仪食品。
2、 杜林月饼的名字起源于陕西的一个民间传说。相传清初太原有一家面点店,店里有三位技艺高超的师傅,分别姓郭、杜、林。有一年中秋节前夕,三个人因为喝酒错过了时间,以至于和好的面团发酵了。为了避免主人怪罪,师傅们急中生智,将生面团混入发酵好的面团中,加入碱粉和油糖,做成馅饼。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馅饼味道清新独特,广受百姓欢迎。从那时起,用这种特殊工艺制作的月饼开始在市场上流行,并成为中秋节独特的晋式月饼。后来,为了纪念这三位大师,人们把他们的姓氏叫做“郭”作为月饼的名字。
3、 杜林月饼是山西传统月饼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因其选料安全、配料精美、工艺独特、程序严谨、制作精细、口感形态极佳。
4、 郭琳金式月饼的特点是硬馅,先做成松馅,以面条为骨架。技术程序有自己的要求,包括许多口头和交心技巧。
5、 1.做蛋糕:将调好的热面条用手揉成团,放在柳条砧板上摊平。蛋糕中间厚四周薄,揉成窝状裹在饼馅里。合口后拉掉面皮头,保证压入模具后上下四周皮厚度均匀;注意“一把准”的拉面剂和馅料,以免面团与器皿接触过多而冷却排骨;郭月饼的设计最初是由技术人员修饰的。篆条流行于清代中后期,是郭月饼的一种特殊图案标志。后来篆字条纹改为水波纹,民间俗称“鳎”。这个简洁明了的标记,体现了山西人崇尚节俭的性格,表达了山西人“不奢”的审美心理。
6、 2.烘烤:用阳泉无烟煤在挂炉中烘烤,火与酥皮用铁板隔开。技术人员用双眼观察底火颜色,用湿手测试底火和火的温度,凭经验调节炉温;入烤箱前在饼面刷上糖浆,烤至微黄后再刷一遍糖浆,根据饼面是否起泡判断烤箱温度,再烤一遍,使成品出炉后金黄有光泽;技师通过嗅觉感知芝麻、玫瑰香味,掌握烤制时间,平衡各种香味,体现了山西民间食品工艺“求和、避偏、不张扬”的价值理念。
7、 3.储存:成品储存成圈是郭月饼的一道特殊工序。刚出炉的成品皮硬馅软,在陶瓷缸中存放一个月左右,能达到皮、馅、脆一致的最佳口感。存放中间,要把饼面翻过来。注意室内无烟、阴凉干燥,成品存放后一年内不会变质。
8、 杜林月饼是手工制作的,而且是口传的。从家庭作坊到师徒,再从师徒到一对多,多对一的稳定链条。百年不变的是它的手工制作。2008年,郭的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