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渔民吃海鲜,渔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03010年:“岱山风俗,素有淳朴。”渔民服饰自然也包括在内,形成了“简单”和“朴素”的风格。渔民服装的特点之一是适合海洋环境和海上工作。正如《岱山镇志》钟敬文编辑所说,“海鲜渔民经常穿短衣短裤,方便撒网捕鱼。”“笼裤”是渔民,东海特有的裤子样式,也是过去服装中最具特色的样式。岛上人们的裤子。男士一般穿笼裤,腰朝外,很容易扎。一般裤腿比较短,裤管比较大。“笼裤”的制作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单裤,用土布制成,质地厚实,耐磨耐穿,经济实惠。二是形似灯笼的直裤腿,故名。第三,胯部较宽,腿部下蹲抬起没有障碍,非常灵活。舟山还有一种说法是“笼裤”也叫“龙裤”,原因有三:一、南宋赵构作为皇帝的身体送给渔民的御用裤子,是皇帝的裤子,取名“龙裤”。这是龙灯图像中的裤状龙身。第三,龙裤衩两面绣有龙纹。可以看出笼裤的颜色非常丰富,款式也非常好看。
2、 岱山渔民习惯穿单封底的大胸布衬衫。冬天盖棉背单,春秋夹背单,夏天穿“林朗”(类似于单背单)。冬天流行深黑色搭配大棉袄,薄棉裤套秋裤,特别是棕色的栲裂布,宽笼裤(也叫龙裤)。渔民有三种主要的服装:头巾、布帘和交叉翻领。老年妇女喜欢戴黑白头巾,年轻妇女喜欢戴花头巾。布帘对于渔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用来做家务,挑虾晾晒。它们有很多功能,比如保暖、遮尘、盛放器皿。渔民和盐农习惯夏天赤脚,冬天穿“龙花靴”。农民喜欢穿布袜子和八粒扣凉鞋。
3、 珠宝解放前,妇女戴发簪(用金、银、铜、玉、木制成,木簪者吃素念佛),富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儿童戴银项圈(解放后这种习惯逐渐丧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男女戴戒指,女士戴耳环、手链、项链的现象屡见不鲜。
4、 2009年,渔民传统服饰制作工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