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滚灯制作,滚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滚灯起源于上海奉贤区西部,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据凤县记载,太平军到达凤县时,凤县人兴高采烈,跳起“滚灯”来表示对太平军的欢迎。在民间,还有一个甘龙登基的传说,人们用灯笼庆祝。
2、 奉贤滚灯的传统表演形式有:
3、 1.“傩”是中国古代一种神灵追鬼、祈福避祸的文化现象。奉贤位于杭州湾口,历史上洪水频发。每年,滚灯舞蹈家戴二郎(水利之神)带着面具跳滚灯舞,以制服洪水。
4、 第二,从明朝开始,奉贤还是一个抗日重镇,有大量驻军和地方民团组织。舞蹈滚灯是他们变强变武的训练载体。为了提高训练难度,在滚灯内球上挂一个锤子或石头,用黑布包裹,称为“五灯”。部队经常举行滚灯挑战赛来奖励那些获胜者。
5、 3.滚灯,奉贤,以祭神娱神,以娱神娱人。奉贤的每个镇灯节、节日或丰收庆典都以跳舞为荣滚灯滚灯是一个大城市,在拥挤的地方,只要滚灯跳舞,围观者就会闪到两边,为后面的灯队开辟一条通畅的道路。被民间称为“百灯之首”、“灯中之王”。
6、 滚灯奉贤有三种规格滚灯的直径为1.2米和1.5米,滚灯的直径为0.7米和0.95米,滚灯的直径为0.26米、0.34米和0.45米,都是用十二根竹条制成的。由六边形和三角形均衡排列而成,滚灯的尺寸和规格由外球和内球(也称内胆)组成。古代有文灯和武灯之分,即内球用红布包裹的叫文灯,内球用黑布包裹的叫武灯。内球用麻绳或铅丝固定在外球中心,两端用铁枢轴销连接,可自由转动。内球中间装有蜡烛,用于表演时照明。在球的任何地方安装一个铁旋转销,方便“蜘蛛旋转”。男子流行的服饰有古装、军彩旗装、民间绿(黑)翻领和湖蓝色裤子、头上的白毛巾、脚上的旧布鞋。女装,蓝色印花套头衫无领短袖,下身穿蓝色裤子或短裙,脚上穿蓝色布鞋,头发扎在头上或插花等饰物。锣鼓是滚灯奉贤最原始的音乐
7、 滚灯各种动作套路经过几代人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传统大灯有15个高难度动作,如缠腰、白鹤下蛋、鲤鱼滚水草、蜘蛛旋转、呵呵兔等。并专注于跳、爬、跳、旋、跳、荡等人体肢体语言;滚灯,有彩云拱月、嫦娥奔月、大雁伸腰等。小滚灯有小花,有大手,有小手,会玩花,会用两把叉子扔球,会用一把大刀玩花。增加了各种舞步,使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大、中、小滚灯的各种套路被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民间滚灯舞。传统表演技法既是艺术形象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渴望风调雨顺、人兽共荣的象征,体现了我们先民淳朴的民族精神。男女同台表演的各种花灯舞,伴随着鼓点和音乐,是创新与传统的完美结合。它是古老的花灯舞融入现代社会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渗透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滚灯舞蹈的兴起和群众的喜爱,证明了它全新的风格和社会价值。
8、 奉贤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滚灯艺术家的努力和创新。从吴有根、吴小兵到陈伯民、吴伯明,他们都有过曾经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区镇政府的支持和奉贤群众的努力下,滚灯奉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民间舞蹈——奉贤滚灯频频出现在区、市乃至全国的文艺舞台上。每年参加大型文艺演出不少于40场,所有乡镇都成立了滚灯队。多次在全国文化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中央一级领导还观看了演出奉贤滚灯胡晓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虽然奉贤滚灯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滚灯舞者的数量有所下降。滚灯队也被裁减了。一批老艺术家相继去世。滚灯的一些高难度技能濒临失传。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救助、扶持、安排和创新的力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