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行通济最新消息,行通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行通济”是指佛山村民在每年的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行通济最新消息,行通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行通济”是指佛山村民在每年的正月十六经过“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实现心愿。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民俗,300多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小镇的大型民俗活动。
2、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介绍,这座桥最初是附近村民修建的木制人行桥。明朝人李回到佛山时,看到这座桥年久失修。他主张在天启五年(1625年)建桥修桥,次年建成并命名为“通济桥”,意思是“桥以一般经济之名,必开始得助”,“得义助”。因为大桥横跨佛山永(明代以前东平河的支流),水路可达四乡,陆路可达邻村。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重要的交通大动脉,是佛山商务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人为了来年生意兴隆,就用行通济桥来取悦自己的顾客,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也就有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行通济,不关门”的流行说法。
3、 现在,这个古老的习俗逐渐被赋予了现代色彩。比如2000年举办“为佛山人民献爱心捐款”活动;2005年,禅城区新闻出版文化广电总局制作了大型莴笋灯,倡导把蔬菜(钱)带回家,并将莴笋灯拍卖所得捐赠给佛山市福利。2006年,共组织了——万人次的“繁荣行通济,财富回家”同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除了当地居民,越来越多的周边地区和来佛山工作的外国人也被吸引来参加活动。这种自发的民间活动,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增强了人们对佛山的认知和认同。现在,“行通济”活动对文化名城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