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州戏(安徽泗州戏)

2022-06-20 14:23:39耿儿
导读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安徽泗州戏,安徽泗州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泗州戏,原名腊魂调,流行于安徽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安徽泗州戏,安徽泗州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泗州戏,原名腊魂调,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它是由“拉魂曲”与山东柳琴戏、江苏淮海戏发展而来,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3、泗州有80多种传统戏曲,60多种小戏和折子戏。

4、代表剧种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0103010、0103010。

5、泗州戏的唱腔自由多变,演员可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自由发挥,故名“一心调”。

6、男腔豪放,响亮;女腔悠扬悠扬,尾音转高八度拉腔,明亮浑厚,荡气回肠。

7、其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笛子,打击乐器有、钹、四种。

8、泗州戏主要分大学生、老学生、二头、小头、丑头。

9、其表演在说唱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轧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民间舞蹈表演,不受戏曲节目规范的太大影响,以活泼、质朴明快、浑厚泼辣为特点。

10、表演中有许多独特的人物和步法,如四角、旋风、剪刀、鹤走、百马争霸战、燕子拉泥、抱月、凤凰展翅等。

11、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部位的协调配合。

12、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和习俗密切相关,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