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诞

2022-06-20 07:37:01何丹君
导读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波罗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波罗诞,是一种流行于广州的习俗,也被称为南海神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波罗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波罗诞,是一种流行于广州的习俗,也被称为南海神的生日和南海的波罗诞。波罗诞庙会是广州最大的传统民间庙会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持续时间为每年农历2月11日至13日,13日为生日。南海神庙(博罗庙)方圆数十里外的人都来“游博罗”,包括水陆两地。四个乡镇聚在一起赶庙会,比春节还热闹。当地有句话叫“第一次去打马球,第二次娶老婆”。通过与生活事件的对比,表明了对庙会的重视。波罗诞起源于何时,今天很难考证。但波罗诞的盛况,在南宋人刘克庄《即事》的第一首和第二首诗中可见一斑:“香在万家市,烟火二月。住空巷,去赛海神社。”“东寺童队,南风大贾周。不知广州如何如古扬州。”明代以后,南海神庙的环境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福煦港商贸的衰落,统治者虽仍重视南海神庙的祭海仪式,但其功能更多地演变为旅游。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博罗庙会成为百姓的娱乐,民间祭祀和民俗活动愈演愈烈,甚至在清代盛极一时。《波罗外纪》,清代嘉庆年间番禺人崔弼所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庙会的热闹景象:“博罗寺,每年二月初,四周舟楫,舟楫,甚至铺位十余里。如果不能上岸,可以用长竿和木板搭一座桥,几十条重船就可以过去。”直到现在,波罗诞人还在这里烧香祭拜南海神,这纯粹是一种民间祈祷。不再与海上贸易中的南海神官方崇拜有关,庙会的实际意义发生了变化。上世纪50年代,古寺年久失修,后来又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庙会中断多年。上世纪80年代,古寺重建,庙会开始恢复。

2、 从官方崇拜到民间娱乐,波罗诞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祭海文化的发展。民间的南海神庙叫马球庙,南海神的生日叫波罗诞,大溪司空叫马球神。波罗庙和波罗诞的传统在民间经久不衰。波罗诞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海洋文化和本土语言嫁接的产物。外语很容易在广州扎根,这也是广州海洋性格的一部分。它与波罗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买马球鸡的习俗融入了广州人“抒情”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庙会文化。

3、 波罗诞一如既往地活跃和受欢迎。赶庙会的人还是喜欢买一些波罗鸡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吉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波罗诞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跟不上人们娱乐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一些传统习俗要么变形,要么消亡。马球鸡的传承和发展处于濒危状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