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青梅酵素,青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大理洱源是当之无愧的梅子之乡,而且都是梅林。褪了色的红杏小,青梅虽酸,大理“金花”有办法矫正。如果只是简单的做成蜜饯,那就太普通了。大理金花使梅成“雕梅”。青梅的水很大,要先用石灰水泡。晒干后,梅子肉就不会那么脆了。这时可以用切肉刀在梅肉上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然后从缝隙中挤出梅仁,空心如一缕,轻轻压扁成镂空的菊花。雕刻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腌制。先用少许盐去掉话梅的酸味,然后用最好的红糖和蜂蜜在坛子里密封浸泡几个月。当梅子饼呈金红色时,就可以从罐子里拿出来吃了。
2、 好的雕梅可以说是“色艺俱佳”,既美观又巧妙,酸甜可口,口水直流。更有甚者,传统的白族姑娘会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雕梅作为第一次拜见婆婆的见面礼。这盘雕梅会被公婆品尝,评价新媳妇是否匠心独运。所以每次看到白族姑娘带着羞涩的微笑雕梅,化为玉菊,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忐忑心情和说不出的甜蜜在里面。
3、 梅也会做饭。原来,大理古城里有一家叫“梅井”的老字号饭店,小院里有一口老井。水质甘甜,主人用的是青梅酒,味道淡雅可口,几乎不腻。巧去了,那时也有刻梅肉吃。它是用大理特产苦菜腌制成的菜丁,再铺上水晶雕梅,上面放上一片“三线肉”蒸熟。大理人不爱吃特别瘦的猪肉,因为比较柴。最理想的是三线肉,也就是肉切开后,一块瘦肉,一块肥肉,再一块瘦肉,故名“三线肉”。梅子剔肉香。梅子像褐色的水晶,肉块又软又滑。关键是每一块都融合了话梅特有的甜味,加上泡菜特有的酸味,不仅吃起来不油腻,牙齿和脸颊上还留有香味,让你欲罢不能。可惜最近去了,井水依旧,人心未老。雕梅和割肉,已经在天上地下永远分开了。当然,食物的分量和级别在地下,但价格在天上。
4、 除了经常给典故的梅子,经常出现在诗词里的芭蕉在云南也很好吃。著名佛教大师米拉日巴在修行时,突然打碎了净水碗。他立刻开始为破碗唱歌,因为破碗再一次提醒了他,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永久的,只有空虚。所以我对云南为香蕉“烧琴煮鹤”并不感到意外,但是再听《雨打芭蕉》就觉得有点“凄凉”了。
5、 在云南,我们经常吃肉末和炸香蕉花。其实很简单。先放入热油和姜丝炒香,再放入肉末快速翻炒。在完全煮熟之前,加入洗净的香蕉丝,翻炒。芭蕉花吸油,整个菜很清爽。如果是素食,多加点豆豉和青椒,不然可能太淡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