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关于古代科举制度介绍)

2022-05-26 08:06:11翟枫利
导读 大家好,小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代科举制度,关于古代科举制度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

大家好,小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代科举制度,关于古代科举制度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受中国影响的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2、 从科举考试开始到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世界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越南阮朝),历时1200多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定期举行。唐代和宋初每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太宗时期每一两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每三年举行一次。

3、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省考、中央省考和宫廷考试。乡试第一名是“解元”,中央乡试第一名是“省元”,宫考第一名是“状元”。

4、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比如秀才、明静、君子、秀才、法明(法律)、子明、舒鸣(数学)等。考试内容包括时事、经典、散文等。宋代科举考试包括进士和明静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张贴经文、墨夷和诗歌赋。王安石参政后,取消了诗赋、贴经和,只以经、论、策来选士。明清科举改为八股文。

5、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可以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扩大了封建国家人才引进的社会层次,大量吸收中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尤其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初具规模,呈现出蓬勃的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6、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成熟,其热情仍占主导地位。但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非人化发展,科举考试的消极性越来越严重。宋代以后,知识界的文化创造力每况愈下,一代有才不如一代有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