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怎么玩蜈蚣翻身游戏?

2022-04-02 00:53:21
导读 音频评论一 活动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2 让学生体验竞争和合作带来的压力和快乐。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三。

音频评论

一.活动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2.让学生体验竞争和合作带来的压力和快乐。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15分钟。

三。活动道具

号码

四。位置

适合户外。

动词(动词缩写)活动程序

1.全班分成两组。推荐两个组长,安排两个栏目。

2.全组同学把手放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组成“蜈蚣”状,开始练习“蜈蚣”的跑动,看他们之间是否和谐。

3.接下来开始“蜈蚣”翻身比赛,让第一个成员手拉手钻过第二、三、四个成员。给最后两个成员,团队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成员。跟随上一个成员在所有手柄上钻孔。

4.反蜈蚣时间最少的一组获胜。

不及物动词的注意事项

1.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让蜈蚣“蠕动”。

2.要让蜈蚣顺利翻身,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快速翻身蠕动。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后,各队练习5分钟,然后开始正式比赛。

七。主动扫描

1.活动回顾

本次比赛涉及20多名同学的配合,所以领队的号召力尤为重要,领队的组织能力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成败。一只蜈蚣能快速“蠕动”和“翻身”,不仅需要大家熟练的转动,还需要群体所有成员的默契配合。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后,领队带领队员练习5分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的团队氛围。有意识地让团队成员关注合作过程的体验,而不是比赛结果的达成。为了增强合作和竞争的体验,可以使用多个组,组间可以进行比赛。比如男女比赛,随机比赛,自愿比赛等等。从比赛结果出发,分析成员结构、合作程度、主动性与输赢的关系,找出比赛成功的关键因素。

2.活动案例

主持人首先将全班随机分成两组,要求每组推荐一名组长。因为团队成员是被动组建的,他们相互合作的主动性不强。A组是高强自荐当组长,B组是主持人指定的组长,翁琼选不了多久。A组和B组练习5分钟后,蜈蚣翻身比赛开始。只见两只蜈蚣都翻了个身,但速度并不快,甚至还卡在了中间。原因是前面的人钻得很顺利,跑得很快,后面的同学来不及转身,跟不上。这个时候,有的人抱怨自己摆脱不了,有的人则急着看别人被套牢。

前面的同学要反复钻20多个“洞”,最后一个只需要自己“翻身”就可以了。所以每个人的工作强度不一样,但是在一个团队里,积极配合的意义是一样的。A组有个胖子,100kg。平时走路都不容易,转身都费劲,游戏里更尴尬。一开始,他在队伍中间,所以蜈蚣翻不了身。有些人不喜欢他,嘲笑他。他很难过。

在第二轮活动中,主持人首先确定了班里的两位“带头人”小玲和冯晓。他们通过“双向选择”的机制挑选团队成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赛前领队与队员沟通,建立互信。小玲和冯晓分别到主持人办公室领取任务,回团动员安排,训练5分钟参加比赛。小玲觉得指挥25个人有点困难。他招了两个助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分别站在1号、8号、16号位置,控制蜈蚣的“蠕动”。那个100斤的胖子是小玲的好朋友。他自然在小玲那一组。欺骗

最后主持人尝试按性别分组,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了一场比赛。在吸收前两轮经验的基础上,排除配合因素,“蜈蚣翻身”的速度明显快于男生组,因为女生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更好。

3.学生证词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然后一起品尝胜利的喜悦。老师在这一点上很和蔼,学生也很配合。比赛过程中,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只是学生们显然太聪明了,不会把“翻身”变成“穿墙”,然后把“穿墙”变成百米赛跑。在比赛中,我们都认真积极地配合,希望我们队能赢。

考验游戏团队合作和个人敏感度。首先,大家之间的距离要适中,这样司钻才能更快的通过。把手举起来,以免撞倒人。其次,高矮胖瘦的安排要合适。当另一个人到来时,如何让后者第一时间知道?这是对我们适应环境能力的考验。

后来大家发现了漏洞,开始作弊。先是一排人一前一后站着,游戏变成了回合制游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团队改进了方法,向内转,相向而行,就像一座拱桥,一个一个向前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