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催化�

2022-03-27 15:05:57
导读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而房企和银行资金“五条红线”的设定,从供需双方有效抑制了房地产财务杠杆的明显上升趋势,促进了市场的理性回归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而房企和银行资金“五条红线”的设定,从供需双方有效抑制了房地产财务杠杆的明显上升趋势,促进了市场的理性回归。资金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的关键变量。无论从土地一级开发、住房建设的供给端,还是从新房购买、二手房交易的需求端,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和金融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城镇的居住环境,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催化剂。

从去年开始,为了应对对经济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向金融体系注资,推动了股市指数的上涨,各国房价也大幅上涨。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2021年4月成屋销售中值价格大幅上涨。在其监测的183个大都市中,99%的区域房价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涨。资金推动的房价上涨不仅具有“传递包裹”的特征,而且导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脆弱性,需要高度警惕。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具有系统性影响,房地产贷款总体规模较大,涉及金融机构多,社会面广。同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预期仍有一定基础,热点城市住房投机惯性依然存在。因此,从资金角度有效抑制房地产金融杠杆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金融管理当局为房地产金融杠杆设立了“五条红线”。从供给端看,房企剔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期负债率超过1倍。从需求端来说,设定了各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比例”和“个人住房贷款比例”的上限。前三条红线将限制房企债务扩张速度。一些触碰红线的房企为了达标,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加快资金回笼,减少土地市场投机,降低资产负债率,这将动摇地价房价互涨的机制。第二条红线后,房地产金融的内部运行机制将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盲目扩张将得到有效遏制,居民杠杆率也将得到有力约束。

年初以来,金融管理当局加强了对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治理,中国控制房地产金融杠杆的监管力度加大,这将动摇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基础。这种房价上涨逻辑的“化学反应”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基本保持稳定。其中,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微涨,二手房销售价格下降。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或与上月持平,同比涨幅基本稳定。

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参与者,从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个人,都应适应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规律,切实丢掉非理性涨价的幻想,做好真实需求管理,共同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