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精选小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夏秋冬怎么分哪几个月,春夏秋冬怎么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
大家好,精选小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夏秋冬怎么分哪几个月,春夏秋冬怎么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立春(2月4日或5日)、长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和立冬(11月7日或8日)是四季的开始。传统上,四季以农历月份划分:春季的一月至三月,夏季的四月至六月,秋季的七月至九月,冬季的十月至十二月。正月初一是春天的第一天,所以也叫春节。
在气象部门,公历通常以3-5月为春,6-8月为夏,9-11月为秋,12-2月为冬,1月、4月、7月、10月常被视为冬、春、夏、秋的代表月份。在现代天文学中,春分(3月20日或21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秋分(9月22日或23日)和冬至(12月21日或22日)是四季的开始。由于天文季节的纯脆性是从天文因素考虑的,忽略了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等重要因素,所以划分的四季并不符合实际的气候季节变化。
因此,物候学家根据气温、降水等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的分布来划分四季。标准是五日移动平均气温10以下的取为冬季,10至22之间的取为春季或秋季,22以上的取为夏季。根据气象要素划分的四季称为气候四季。虽然气候季节比天文季节更接近四季的实际气候,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划分全国气候季节的难度很大,一般人不容易直观接受。
为了使天文季节与气候大致吻合,又出现了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的四季划分法,将天文因素与气候因素相结合,相得益彰。在中国,一般来说,三月到五月是春天,六月到八月是夏天,九月到十一月是秋天,十二月到二月是冬天。这是人们习惯概念中的四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